首页 > 综合知识 > 甄选问答 >

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,跪求万能的网友,帮帮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5-19 04:15:47

《学记》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,出自《礼记》,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。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理念、原则和方法,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以下是对《学记》原文的呈现、现代汉语的翻译以及深入的解读。

原文

发虑宪,求善良,足以謏闻,不足以动众。就贤体远,足以动众,未足以化民。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乎!

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虽有嘉肴,弗食不知其旨也;虽有至道,弗学不知其善也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故曰:教学相长也。
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

翻译

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善良的人,这样可以赢得一些小的声誉,但不足以调动大众的积极性。亲近贤才,体恤远方的人,这样可以调动大众,但不足以改变民众的风俗习惯。如果想要教化百姓,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,那就必须通过教育。

玉石不经雕琢,不能成为精美的器具;人不学习,就不能通晓真理。因此,古代的君主建立国家治理人民,总是把教育放在首位。即使有美味的菜肴,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;即使有高深的道理,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价值。所以,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,教授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。知道自己不足,才能自我反省;知道自己的困惑,才能努力提高自己。所以说: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。

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,在于使人弃旧图新,在于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

解读

《学记》强调了教育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。它认为,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是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培养。文章开篇即指出,仅靠政策或个人魅力无法真正影响大众,唯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这一目标。

文中提到“教学相长”,揭示了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。教师通过教学发现自身的不足,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的局限,这种双向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双方的成长。同时,“知止而后有定”等句则进一步说明了学习的目标性和自律性,只有明确目标,才能保持专注并最终取得成功。

总之,《学记》不仅是一部关于教育实践的指南,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是在个人发展还是社会管理方面,持续的学习和自我完善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