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只欠东风的上一句是什么】“只欠东风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比喻事情成功的关键条件已经具备,只差一个关键因素。这个成语出自《三国演义》,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文化背景和文学意义。
一、总结
“只欠东风”的完整出处是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九回,原文为:“孔明曰:‘亮虽居山林,未尝忘天下之忧。今曹操已破袁绍,兵势甚盛,若不早图,恐有后患。然吾观天象,东风将至,此乃天助我也。’周瑜曰:‘公瑾亦知天时,可借东风以破曹军。’孔明曰:‘只欠东风,便可成事。’”
因此,“只欠东风”的上一句是:
> 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”
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,用来形容一切准备就绪,只差最后一步即可成功。
二、表格总结
成语 | 出处 | 原文句子 | 上一句 | 含义 |
只欠东风 | 《三国演义》 | “只欠东风,便可成事。” | 万事俱备 | 比喻事情已准备好,只差最后一步 |
三、拓展说明
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”最早出现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描述的是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。当时周瑜与曹操对峙,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,借来东南风,帮助周瑜火攻曹军,最终取得胜利。
这句话不仅在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,在现代也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表达一种“一切就绪,只等时机”的状态。
四、结语
“只欠东风”作为一句广为人知的成语,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理解。了解它的出处和含义,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,也能帮助我们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