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安全联席会议制度】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统筹协调,提升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效率,确保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发现、及时处理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,特建立“安全联席会议制度”。该制度旨在通过定期召开会议,分析当前安全形势,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,推动各项安全措施落地见效。
以下是对“安全联席会议制度”的总结内容及运行情况的简要梳理:
一、制度概述
“安全联席会议制度”是指由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,围绕安全生产、公共安全、应急管理等议题,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,进行信息交流、问题研判和决策协调的一种工作机制。其核心在于整合资源、形成合力,提升整体安全治理能力。
二、主要职责
序号 | 职责内容 |
1 | 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在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|
2 | 研究分析当前安全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|
3 | 制定并落实相关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|
4 | 推动跨部门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 |
5 | 汇总和通报安全工作进展情况及典型经验 |
三、组织形式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召集人 | 由牵头单位负责人担任,负责会议组织与主持 |
参会单位 | 包括应急管理部门、公安、消防、住建、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 |
会议频率 | 每季度召开一次常规会议,遇重大事件可临时召开专题会议 |
会议形式 | 采取现场会议与线上视频相结合的方式,提高参会率和实效性 |
四、运行成效
项目 | 数据/成果 |
会议次数 | 年度累计召开8次,其中专项会议2次 |
解决问题数 | 共解决安全隐患问题15项,整改率达90% |
联合行动次数 | 开展联合检查6次,覆盖重点领域12个 |
宣传培训人次 | 组织安全培训12场,参与人员超500人次 |
五、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
尽管“安全联席会议制度”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仍存在一些问题,如部分单位参与积极性不高、信息反馈不及时、会议成果转化率有待提升等。为此,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:
- 加强制度宣传,提高各单位对联席会议重要性的认识;
-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确保信息实时共享;
- 强化会议成果运用,推动问题闭环管理;
- 增加考核激励,提升各单位参与主动性。
结语:
“安全联席会议制度”是构建多元共治安全格局的重要抓手,通过不断健全机制、强化执行、深化协作,将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