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经天纬地是什么意思】“经天纬地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宏伟的志向,尤其指在治国安邦、谋划大计方面有卓越的能力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典籍,多用于赞美杰出人物或英雄人物的功绩与胸怀。
一、成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经天 | 指治理国家、规划天下大事;“经”有治理、经营之意。 |
纬地 | 指筹划大地、管理土地资源;“纬”有编织、安排之意。 |
整体含义 | 形容人有治理国家、安邦定国的大才,具备远大的抱负和能力。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最早见于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经天纬地曰文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褒义,形容人有才华、有担当,常用于对历史人物或现代领导者的赞美。 |
例句 | “他一生致力于国家建设,可谓经天纬地之才。”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安邦定国、治国安民、经世济民 |
反义词 | 无能为力、庸庸碌碌、无所作为 |
四、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
“经天纬地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它承载着中国古代对理想人才的期待。古人认为,真正的贤才不仅要具备学识,更要能够运筹帷幄、统御全局。这种思想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“君子”与“士人”的推崇,强调德才兼备、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。
五、总结
“经天纬地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在政治、军事、文化等方面有卓越贡献的人物。它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,更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。在今天,这一成语依然可以激励人们树立远大目标,努力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,可结合具体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进行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