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二五是什么时候】“十二五”是中国在2011年至2015年间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。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转型、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,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
“十二五”规划是继“十一五”之后的重要发展规划,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向更加均衡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。该规划覆盖了从2011年到2015年的五年时间,主要目标包括提高经济增长质量、促进社会公平、加强环境保护以及推动科技创新等。
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,如基础设施建设、能源结构调整、民生改善等方面。同时,也面临一些挑战,如经济增速放缓、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全称 |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|
时间范围 | 2011年—2015年 |
主要目标 |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、促进社会公平、加强环境保护、推动科技创新 |
核心内容 | 经济结构优化、创新驱动发展、生态文明建设、民生保障 |
成就 | 基础设施完善、能源结构优化、脱贫攻坚取得进展 |
挑战 | 经济增速放缓、区域发展不平衡、环境污染问题仍存 |
三、结语
“十二五”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,它不仅为后续的“十三五”乃至“十四五”奠定了基础,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。了解“十二五”的时间与内容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轨迹和政策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