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沾沾自喜意思及例句】“沾沾自喜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因为自己取得了一点小成就或得到一点好处,就感到非常得意和满足,甚至有些自我陶醉。这个成语带有贬义,常用于批评那些过于自负、不思进取的人。
一、成语解释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用法 | 情感色彩 |
沾沾自喜 | zhān zhān zì xǐ | 因为自己有一点成绩或好处而感到非常高兴,自我满足 | 多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心理状态 | 贬义 |
二、出处与来源
“沾沾自喜”最早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瞋目而叱之,左右皆靡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’歌数阕,美人和之。项王泣数行下,左右皆泣,莫能仰视。……然则诸侯中,唯楚最骄,故其君臣皆沾沾自喜。”
后世多用此词来形容人因小有成就而得意忘形的心态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自鸣得意、得意忘形、洋洋自得 |
反义词 | 谦虚谨慎、戒骄戒躁、虚怀若谷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例子 |
工作表现 | 小李刚完成一个项目,就沾沾自喜,认为自己已经很厉害了。 |
学习进步 | 考试成绩提高几分,就沾沾自喜,不再努力学习。 |
生活小事 | 偶尔买彩票中了小奖,就沾沾自喜,到处炫耀。 |
五、注意事项
- “沾沾自喜”虽然描述的是积极情绪,但因其强调“小成大喜”,容易让人显得肤浅或不成熟。
- 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,应避免使用此词,以免给人轻浮的印象。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确保符合说话者的语气和目的。
六、总结
“沾沾自喜”是一个具有明显情感色彩的成语,主要用来形容人在取得一点点成绩后,表现出过度的自我满足和骄傲。在日常交流中,我们应避免过分使用此类词汇,尤其在需要展现谦逊和理性的时候。同时,理解并正确运用这类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