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的意思这句话的出处】一、
“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蝉》。这句诗通过描绘蝉的形态和声音,表达了诗人高洁自持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。
诗句中的“垂緌”指的是蝉的触须,形似下垂的帽缨;“饮清露”象征着蝉以露水为食,寓意其清高;“流响”是蝉鸣声;“出疏桐”则说明蝉栖息在稀疏的梧桐树上,进一步烘托其孤高之态。
此诗虽写蝉,实则借物抒情,体现了李商隐对自身品格的坚持与追求。后人常以此诗句表达高洁志向或独立精神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 | 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 |
出处 | 唐代 李商隐《蝉》 |
作者简介 | 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生,晚唐著名诗人,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,风格含蓄婉约,情感细腻。 |
诗句含义 | “垂緌”指蝉的触须,“饮清露”象征清高;“流响”为蝉鸣,“出疏桐”表示栖息于高树,整体表现蝉的孤高与洁净。 |
诗歌主题 | 借物咏志,表达诗人高洁自持、不随波逐流的人格追求。 |
后世影响 | 此句常被引用,用以比喻清廉、高洁之人,也用于文学创作中塑造人物形象。 |
三、结语
“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”不仅是一句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,更是李商隐寄托情怀、表达人生理想的重要载体。它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意象,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诗句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