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莫高窟的简介】莫高窟,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崖壁上,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、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之一。它始建于公元366年,历经十六国、北朝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西夏、元等朝代的不断开凿与修缮,形成了如今的规模。莫高窟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瑰宝,也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。
莫高窟简介总结
莫高窟,又称“千佛洞”,是敦煌石窟群中的代表,拥有735个洞窟,4.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。其艺术风格融合了印度、中亚、中原及西域等多种文化元素,展现了佛教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与发展。莫高窟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,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(其他为龙门石窟、云冈石窟、麦积山石窟)。
莫高窟基本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莫高窟 / 千佛洞 |
地理位置 | 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 |
开凿时间 | 公元366年(前秦时期) |
建筑特点 | 石窟群、壁画、彩塑、经卷 |
洞窟数量 | 735个(现存492个) |
壁画面积 | 约4.5万平方米 |
彩塑数量 | 2000余尊 |
文化价值 | 佛教艺术、中西文化交流、世界文化遗产 |
保护级别 | 世界文化遗产(1987年) |
主要艺术风格 | 佛教艺术、印度、中亚、中原、西域风格融合 |
重要发现 | 敦煌藏经洞(1900年发现) |
莫高窟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,也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与宗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。它的存在,见证了古代文明的交融与传承,至今仍吸引着无数学者和游客前来探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