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攲器是什么】“攲器”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容器,最早见于《考工记》等古籍记载。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,还承载了深刻的哲学思想,尤其与儒家文化密切相关。以下是关于“攲器”的详细说明。
一、
“攲器”是一种古代的倾斜容器,其特点是当容器内装入适量水时,会保持平衡;若水过多,则会倾倒;若水过少,则不会稳定。这种设计体现了古人对“中庸之道”的理解,寓意“满则覆,虚则欹”,强调适度的重要性。
在儒家文化中,“攲器”被用作劝诫人们谦逊、节制的象征。孔子曾向学生展示“攲器”,以说明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的道理。因此,“攲器”不仅是器物,更是一种思想教具。
二、表格:攭器的基本信息
| 项目 | 内容 |
| 中文名称 | 攲器 |
| 英文名称 | Inclined vessel / Tipping pot |
| 出处 | 《考工记》、《礼记》等古籍 |
| 功能 | 装水、警示、哲学象征 |
| 结构特点 | 容器底部有重心偏移设计,易倾倒 |
| 使用方式 | 装入适量水后可保持平衡,水多则倾 |
| 哲学意义 | “满则覆,虚则欹”,强调中庸之道 |
| 文化象征 | 孔子用于教学,体现儒家思想 |
| 现代价值 | 古代智慧的体现,可用于教育和艺术创作 |
三、结语
“攲器”虽为古代器物,但其背后蕴含的哲理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。它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应追求适度、谦逊与平衡,避免极端与过度。无论是从历史、文化还是哲学角度来看,“攲器”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