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诸葛亮传原文及翻译】诸葛亮,字孔明,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和战略家。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,后又辅佐其子刘禅,是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。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是陈寿所著《三国志》中的一篇传记,详细记载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。
一、原文总结
《诸葛亮传》主要讲述了诸葛亮的出身、早年经历、出山辅佐刘备、治理蜀国、北伐曹魏等重要事件。文中强调了诸葛亮的忠诚、智慧、治国才能以及他对蜀汉的贡献。同时也提到了他的品德高尚、廉洁自律,深受百姓爱戴。
二、诸葛亮传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| 原文 | 翻译 |
| 诸葛亮字孔明,琅琊阳都人也。 | 诸葛亮,字孔明,是琅琊郡阳都县人。 |
| 少孤,好读书,每自比于管仲、乐毅。 | 他年幼丧父,喜欢读书,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。 |
| 时人莫之许也,惟博陵崔州平、颍川徐庶与友善。 | 当时的人不认同他,只有博陵的崔州平和颍川的徐庶与他关系密切。 |
| 先主遂诣亮,凡三往,乃见。 | 刘备于是去拜访诸葛亮,总共去了三次,才见到他。 |
| 因屏人曰:“汉室倾颓,奸臣窃命,主上蒙尘。 | 于是让其他人退下说:“汉朝的天下已经衰败,奸臣专权,皇帝受辱。 |
| 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义于天下;而智术浅短,遂用猖獗,至于今日。 |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和能力,想要在天下伸张正义;但智慧和谋略不足,因此失败到现在。 |
| 然志犹未已,君谓计将安出?” | 但我的志向还没有停止,您认为应该怎么办?” |
| 亮答曰:“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以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。 | 诸葛亮回答说:“现在曹操拥有百万大军,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,这确实不能与他争锋。 |
| 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 | 孙权占据江东,已经三代,地势险要,百姓归附,贤能之人被他所用,这可以作为盟友,不能图谋。 |
| 荆州北据汉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此用武之国也,而其主不能守,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。 | 荆州北面依靠汉水和沔水,物产丰富,东边连接吴郡和会稽,西边通达巴蜀,这是用兵之地,但现在的主人无法守住,这大概是上天赐给将军的。 |
| 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高祖因之以成帝业。 | 益州地势险要,土地肥沃,是天府之国,刘邦就是依靠它建立了帝王之业。 |
| 益州智能之士,思得明君。 | 益州的有才之士,渴望得到一位明主。 |
|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若跨有荆、益,保其岩阻,抚和戎、越,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,外结好于诸侯,如此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。” | 如果现在能够占据荆州和益州,保守险要,安抚戎狄,与孙权结好,对内整顿政务,对外与其他诸侯交好,那么霸业就可以完成,汉室就可以复兴了。 |
三、总结
《诸葛亮传》不仅记录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,更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。他提出的“隆中对”战略,为蜀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诸葛亮一生忠心耿耿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人物。
他在治国、用兵、外交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才能,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型人物。通过这篇传记,我们不仅了解了他的功绩,也感受到他高尚的品德与坚定的信念。


